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9部门发布13条措施全面支持服务出口

发布时间:2025-09-25 浏览量:25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商务部近日会同中央网信办、财政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提出13条具体措施,为服务出口提供全面政策支持。

具体措施包括:用好用足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服务出口、增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完善保税监管制度、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

辽宁大学特聘研究员陈波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本为货物贸易提供的便利化措施和制度保障,如出口退税、出口认定及相关的金融贷款支持等,如今开始向服务贸易应用和落实,将极大提升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服务贸易涵盖领域广泛,业态多样,《政策措施》对不同门类均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促进举措,覆盖数字服务、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地理信息等多个新兴领域,具有显著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特征,充分考虑了服务贸易发展新形势。

作为服务贸易的核心部分,数字贸易发展离不开频繁的数据跨境活动。《政策措施》明确,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举措包括:制订重要数据目录,出台更具操作性的重要数据识别指南。优化调整和动态更新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研究探索形成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上述举措将为相关行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服务出口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对数据跨境流动实施较为审慎的监管政策,前期监管体系更侧重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在数据流动的便利性与效率上仍有优化提升的空间。随着数据跨境传输制度逐步健全规范,数据管理能力持续提升,未来有望适度放宽数据流动限制。

《政策措施》还提出:支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国际数据服务业务。适应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支持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地区等建立国际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面向各类有需求的企业提供数据处理服务。

据悉,我国目前已在多个地区布局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展望未来,王孝松认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较晚,但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已积累一定产业优势,具备“弯道超车”的潜力。未来我国服务出口将呈现科技赋能与数实融合两大核心特征,新兴技术深度嵌入服务贸易各环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将深度融合,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也将相互促进,这既是未来特征,也是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所在。